國內機器人減速機的市場現狀及差距分析(下)
動態方麵:
模擬困難:在對動力學進行了多體動力學模擬後,才可能知道各階振動的情況;
當工作點附近存在諧振點時,由於非線性的特性,導致差異很大;
由於機器人的工作點(額定轉速)為激振頻率,與係統集成發生耦合,將導致部件損壞,係統的工作範圍通常是進行連續調速,如果沒有好的設計和實施,6軸機器人在6軸中總有一個軸可能會在接近20%的位置再工作;
該係統的產品參數波動大,如此精密的配合,遊隙/過盈配合隻要有一點偏差,則接觸剛度/齧合剛度就會差好幾倍,剛度矩陣的劇烈變化會引起固有頻率的波動。
生命周期優化與迭代:
一輛穩定車和一輛振動車,壽命可能會差很多倍,想想也知道壽命去哪了;
有一些物質的東西,沒有經過真實環境整個生命周期的測試就沒有發現問題。因此,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先有一個循環出現問題,然後再進行迭代。
當前機器人所麵臨的問題似乎是60%的價格做不出產品,90%的價格做不出30%的產品,其實壽命本身就是機械工業水平的標誌。
減速機行業也存在管理上的問題:
一直以來,國產齒輪減速機參考的對象都是國外某型號的進口減速機,從未聽說過某型號的減速機專門為某國產機器人深度定製,一台工業機器人,不是隻有減速機就夠了,更重要的是,與伺服係統、運動控製係統相結合才能達到高精度和高穩定性,每個國家的技術都不一樣,沒聽過外國的某兩個機器人說自己的減速機和別家能通用。國內減速機的參考目標是如何性能更接近國外品牌,而不是如何更適合國產機器人。一旦方向不對,那麽後續的使用就需要機器人廠商和國產減速機廠商不斷的配合,磨合,再配合,再磨合,對於研發工程師來說,研發周期也不能給他這麽長的時間。因此在減速機的研發、生產上,應該有一個行業標準,研發出屬於中國機器人自己的減速機。
現在,工業機器人使用的RV減速機大多來自日本,韓國和捷克緊隨其後。在世界範圍內,ABB、Fanuc和Kuka等國際機器人製造公司所使用的精密減速機中,將近75%是日本公司製造的。